首页

美脚调教

时间:2025-05-22 19:39:47 作者:机器“汪汪队”,组队抓坏人 浏览量:55773

 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(记者 王笈 李佳佳)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主办的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,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,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。

  敦,大也;煌,盛也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,集建筑艺术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于一身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历史延续最悠久、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
9月20日,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。图为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本次大展聚焦“世界文化遗产”敦煌莫高窟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,以“文物+复刻经典洞窟+壁画彩塑”为形式,汇集100多件/套展品。其中,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“北凉石塔”、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“六字真言碑”、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“圣历碑”、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等多件重量级“国宝”首次亮相上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敦煌藏经洞文物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“相聚”。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简称《酒账》,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,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民俗、手工业生产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《酒账》被一分为三:一段存于中国;一段流落于日本,后被捐献回中国,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;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。本次大展将《酒账》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,包括被称作“万神殿”的西魏第285窟、被誉为“最美飞天”的盛唐第320窟、“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”的晚唐第17窟、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,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。

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,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,“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,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,主要供学术研究、艺术家考察。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,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、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,让观众走进复制窟,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,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。”

  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港澳龙舞队惠州巡游初体验:观众太热情 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来

“北京人艺到上海演出是有传承的。1988年,北京人艺到上海曾引起巨大轰动。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介绍道,此次上海驻演的剧目安排既有历史意义,又有未来展望。“《茶馆》《哗变》曾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绎,这次是第二代演员的演出;《日出》将展现北京人艺的新生代力量;《杜甫》代表了北京人艺历史剧的创新样貌;《正红旗下》是北京人艺70周年后重新启幕的新京味儿戏。这5个剧目的选择,代表了当下我们这一代呈现经典的态度。”(完)

(聚焦中非合作)国家发改委:中国将与非洲一些国家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新合作规划

作为深市主板的明星公司,目前,分众传媒已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城市生活圈媒体网络,同时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重大倡议,相继在韩国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日本等海外市场进行布局,持续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。

周末做手工、用视频“写日记”……小网民的朋友圈喜欢晒点啥?

本场比赛是双方职业生涯首次隔网相对。第一盘,前七局双方各自保住发球局,之后各自破发,最后一局王欣瑜被破发,以4:6丢掉首盘。第二盘,王欣瑜状态提升,牢牢守住自己的发球局,并两次破发,以6:2扳回一盘。决胜盘,王欣瑜体能下降,在第4局被破发,虽然一度挽救4个赛点,但最终以3:6不敌对手,遗憾止步第三轮。

辽宁省辽阳市委原书记唐志国被开除党籍

  舰徽和舰标是两大主标识。每条舰有且仅有一枚舰徽,它是每一条舰的精神象征,它的复制品会运用在相对正式的场合,比如交流中赠送的舰徽、登舰平台、服装等载体上。

实拍陕西高速除雪保通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